
せんがんえん
仙巖園
1658年(萬治元年),由第19代當主島津光久造園,之後歷經歷代當主的改築。其特徴是採用借景技法,以櫻島為築山、鹿兒島灣為池的廣大庭園。島津齊彬時代,將庭園的一部份用於建造歐洲式製鐵所及製造硝石的工廠,形成集成館事業的一部份。1857年(安政4年),園中的石燈籠裝上瓦斯管線,成為日本最早以天然氣提供照明的路燈。1949年(昭和24年),隨著華族制度廢止,改由鹿兒島市管理。1957年(昭和32年)返還島津家,目前由島津興業管理經營。1958年(昭和33年),被指定為國之名。
1658年(萬治元年),由第19代當主島津光久造園,之後歷經歷代當主的改築。其特徴是採用借景技法,以櫻島為築山、鹿兒島灣為池的廣大庭園。島津齊彬時代,將庭園的一部份用於建造歐洲式製鐵所及製造硝石的工廠,形成集成館事業的一部份。1857年(安政4年),園中的石燈籠裝上瓦斯管線,成為日本最早以天然氣提供照明的路燈。1949年(昭和24年),隨著華族制度廢止,改由鹿兒島市管理。1957年(昭和32年)返還島津家,目前由島津興業管理經營。1958年(昭和33年),被指定為國之名。